“东数西算”工程全面启动以来,为推动数据中心集群建设,提升算力服务水平,各枢纽节点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、举措。日前,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编制了《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(成都)推进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推进方案)与《成都市数据中心建设规定(2022年版)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建设规定),并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。

其中,《推进方案》围绕发展目标、功能布局、重点任务等提出了细致、明确的要求与规划。
发展目标方面,《推进方案》指出,到2025年,天府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全面建成,算力供给更加优质,数据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,数据中心产业实现集群发展,初步形成数据、算力、算法、应用资源协同的产业生态,建成全国领先算力高地,实现算力设施更加绿色集约、算力服务更加优质高效、算力产业实现集群成链、基础保障更加安全持续。
细则包括,天府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内机架规模达到30万架,数据中心平均上架率不低于70%,电能利用率(PUE)不高于1.25,成都市数据中心平均上架率不低于65%,PUE不高于1.3;以超算、智算为重点,全面提升算力供给质量,建成服务全国的西部算力调度中心;数据中心产业链基本形成,关键设备和基础软件取得突破,集群起步区内新建数据中心核心软硬件自主可控比例争取达到90%;建立健全涵盖基础网络、数据中心、云平台、数据、应用等协同安全保障体系等。
功能布局方面,《推进方案》主要围绕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及边缘数据中心展开,强调全面落实国家、四川省的战略部署,着眼总量控制、存量提升,以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、智慧蓉城发展、产业建圈强链为导向,聚焦“三个做优做强”,优化天府数据中心集群的功能分布,灵活布局若干城市内部边缘数据中心,形成“群—城”互补、“云—边”协同的全市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。
具体来看,天府数据中心集群以四川天府新区、成都东部新区、成都高新区、双流区、郫都区、简阳市为起步区,重点布局高密度、高能效、低碳的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(标准机架3000架以上),带动数据中心相关产业集聚发展。
边缘数据中心布局要根据区域功能提升和产业发展需求,在核心商圈、重点园区、大型企业、重要交通枢纽等场所,按需布局具有极低时延、极高性能的边缘数据中心(标准机架100架以下),满足自动驾驶、工业互联网、移动医疗、智能安防、金融市场高频交易、VR/AR等新兴业务应用需求,构建城市内的边缘算力供给体系,实现“云—边”的协同发展。
重点任务方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