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信通院韩镝等: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
来源: | 来源:中国信通院CAICT | 发布时间: 2022-11-03 | 52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0  引言

当前,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,“中国城市数字经济论坛·2020”数据显示,数字经济规模在我国GDP中的占比已近40%,对GDP的贡献率高达70%,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但从结构来看,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在农业产业的渗透率仅为8.9%,显著低于工业、服务业的21.0%和40.7%,而发达国家这一数字在2019年就已高达13.3%[1-2]。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数字经济赋能城乡发展依然不均衡,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,这种不均衡变得愈发明显,阻碍着我国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和建设数字乡村。解决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,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。2019年5月,《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》正式实施,明确提出到2025年城乡“数字鸿沟”明显缩小,到2035年城乡“数字鸿沟”大幅缩小,农民数字化素养显著提升[3]。

学术界关于解决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发展的问题研究一直持续不断,根据既有文献的模糊查询,可归为3类:第一类侧重于研究乡村数字经济评价体系,研究内容集中于乡村数字经济的概念与内涵、表现形式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等[4];第二类侧重于研究数字乡村建设,研究内容集中从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、数字化治理、数据价值化等方面,分析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现状和实践困难等[5];第三类也是当前研究成果最多的一类,侧重于研究解决城乡“数字鸿沟”,研究内容集中于乡村接入鸿沟、使用鸿沟和能力鸿沟的表现形式、成因和解决方案等[6]。总体来看,学术界对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发展的研究均重视通过多手段、多渠道提高供给侧能力,聚焦数字经济的重要作用及其深远影响,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前瞻性。

本文在借鉴乡村数字经济评价体系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,尝试从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发展的供需两端入手,聚焦分析数字基础设施、数字技术、数字服务三方面供给侧面临的关键问题,以及来自乡村自身需求侧的限制性要素,围绕全面实现乡村振兴、数字乡村建设等国家战略目标,从改善供需关系角度,提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发展的策略与建议。

1 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发展取得的成绩

1.1  数字基础设施夯实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基础

电信普遍服务打通广大农村接入数字经济时代的“信息大动脉”,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发展的基础被进一步夯实。2015—2021年,我国先后实施了7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。其中,2021年电信普遍服务支持范畴进一步扩大,纵向上将行政村内的较大规模人口聚居区、多种类型公共服务机构、生产作业区、景区、交通要道沿线区域等纳入支持范畴,横向上增加支持通信基站北斗授时改造。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[7],截至2021年11月,我国行政村、贫困村、“三区三州”深度贫困地区通宽带比例均达到100%,已通光纤行政村平均下载速率超过100 Mbit/s,实现与城市同网同速。根据《“十四五”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》[8],我国将实施新一轮电信普遍服务工程,到2025年行政村5G将实现80%的通达率。数字基础设施的快速覆盖带动乡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,根据第49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[9],截至2021年12月,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.6%,同比提升1.7%,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较2020年12月缩小0.2个百分点。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